欢迎来到博济体验中心!

 登录  |  注册     联系我们  

010-50947790

搜索
搜索

NEWS

媒体中心

【博济科普】联合国糖尿病日 ▏带您走出“甜蜜的误区”

2020-11-12 09:42

得了糖尿病,就是富贵病?

很难预防?

吃糖太多会得糖尿病?

降糖需少吃主食?

只要吃上降糖药就等于进了保险箱?

……

此类流言,您中招了吗?

 

据国际糖尿病联盟(IDF)统计

我国目前的糖尿病患病人数高达1.1亿,患病率10.9%

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

 
 

糖尿病发病的原因

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很多,可以总结为:胰岛素分泌的缺乏、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

截至目前,糖尿病的确切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清楚,胰岛素作用下降的机制、胰岛素分泌减少还未被完全揭示,其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,如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、生活方式等。


 

糖尿病症状与早发现

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“三多一少”,“三多”即口干喝水多、多尿、吃得多,“一少”指体重下降、体力匮乏。

1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表现更为明显,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起病隐匿且症状不典型,所以经常在很偶然的契机下,才能确诊糖尿病。

 

 

 

原则上,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,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要积极参与筛查。如在家通过血糖仪发现异常,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糖耐量测试等,来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。

 


 

糖尿病和吃糖有关系吗?

得了糖尿病是因为吃糖或主食太多,事实当真如此吗?
其实是高脂等高热卡食物吃太多,导致总热卡摄入过多所致。
因此,不可盲目地减少,乃至不吃主食,或是改吃蔬菜加肉类的饮食方式是不正确的。应适度减少高热卡、高能量的食物摄入。
 

 

糖尿病能预防吗?

答案:可以!!!
一级预防 中国的大庆研究是世界糖尿病一级预防的第一个随机临床试验,与芬兰的DPS研究和美国的DDP研究共同被誉为“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”。
上述研究证实,生活方式的干预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。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健康饮食和保持运动。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管住嘴、迈开腿,尽可能延缓发病,做到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二级预防 对已经发病的患者,密切监测血糖,规律就诊,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,尽可能地防止出现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肾病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并发症。

三级预防 对已患糖尿病且病程较长以及出现了并发症患者,合理的治疗方案可延缓并发症进程,减轻致残致死的风险。

 


 

糖尿病的不良影响

糖尿病的发现不容易,发现后若不注意控制血糖,则会引发更多不良后果与并发症
脑血管病变的几率增加、眼底病变乃至致盲风险高、心脏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升高、肾病和尿毒症发病率提升、周围神经病变增多、糖尿病足、坏疽和截肢的风险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。

 


 

药物治疗误区

误区①: 还有盲目的患者经常向大夫“建言献策”:“老李血糖比我高多了,他吃某药效果不错,您给我也开点吧!”专家提示,用药事关生命安危,请您务必听取医生意见,结合自身病情合理用药。

 

误区②:经常有财大气粗的患者向大夫“点菜”:“给我来个最贵的药,贵有贵的道理嘛!”专家提示您,判断降糖药好坏的标准主要在于有效(个体化)、毒副作用低(安全性高)、质优价廉和使用方便等。

 

误区③:有的患者自以为“久病成良医”,吃上降糖药后就以为进入保险箱,常年不复查不随诊,殊不知这其中也暗藏隐患。随着医学科技的日新月异,请您一定要定期找专科大夫随诊复查、评估病情并调整用药。

 


 

专家建议

在国际上,关于糖尿病的防治也始终离不开这“五架马车”的范畴。糖友们要坚定信心,掌握方法,做好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!

 

北京博济门诊部有限公司

分享到:
 北京博济门诊部有限公司
 北京博济门诊部有限公司

版权所有:北京博济门诊部有限公司